论坛及活动
6、柔性超快充放电池新闻来源:高交会组委会 发布日期:2017-11-11
——30秒快充快放 图(a)一体化柔性电池结构设计思路 图(b)一体化柔性结构宏观照片 图(c)放电中值电压随倍率的变化曲线 图(d)电池容量随倍率的变化曲线 柔性超快充放电池,堪称电池中的“战斗机”!先进的结构设计和材料构成,让它获得了远超同行的超高能量密度与优秀性能。到底是怎样的设计,让它如此强大? 技术亮点|一体化柔性结构设计 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唐永炳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研发的柔性超快充放电池,采用一种新型的一体化柔性电池结构设计理念。 该理念突破了传统锂离子电池构造思路,创新性地将正/负极活性材料和集流体构筑于具有多孔结构的隔膜上,实现了电池正/负极活性材料、正/负极集流体及隔膜一体化的柔性结构设计。这种新型的一体化电池结构设计简化了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序,并大幅提升了电池的快充快放能力。一体化设计的3D负极材料提高了活性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有效降低了电子和离子的传输阻抗;同时,活性材料和集流体的一体化界面结合又进一步提升了电子在界面处的传输效率,两者协同作用下电池的倍率性能获得了大幅度提升。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电池具有120 C(充放电时间约为30 秒)的超高倍率性能,电池在获得22634 W/kg超高功率密度的同时,依然可以保持232 Wh/kg的高能量密度。 应用|提升性能的新一代电池 该研究成果有望应用于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其一体化柔性结构设计思路,对提升其他储能器件的快充快放性能也具有指导意义。 【参展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展位:5号馆B-1 (扫码关注高交会微信,高科技资讯随时掌握)
|